今年廿幾三十歲的你,在本地大學本科畢業,投身職場數年,日日在辦公室對着四幅牆,然後回家對着更細的四幅牆,你或許開始習慣營營役役地生活,但小小城市如何困得住無限大的心?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選擇出國,或若去working holiday,或若透過gap year放空,亦有人決定出國讀碩士,累積國際視野後再回港發展。
去外國讀master?好貴喎。在倫敦帝國學院讀一年制full time MBA,淨學費已超過HK$50萬,去澳洲、新加坡會平少少,但連生活費,廿萬以上實走唔甩,加上讀書時未必有穩定收入、回港後就業前境未明等,都令人舉棋不定。有心出走而未儲夠錢,可考慮申請坊間的海外升學獎學金,助你振翅高飛。
適合香港在職人士申請的海外升學獎學金

出國讀碩士不單是浪漫的冒險,更是實際的投資。你既能體驗異地生活、拓展眼界,同時也為職涯發展增值。對香港學生和在職人士而言,坊間其實有不少海外升學獎學金計劃,若能成功申請,往往可以節省大部分甚至全額學費,讓出國讀書的路更踏實。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海外升學獎學金之一,旨在資助香港學生到世界知名大學修讀學士或研究院課程,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和國際網絡的人才。對成績優異但家境清貧的學生,計劃為他們提供了實際支援。
獎學金金額
每屆名額上限為100名,所有得獎者均可獲學費資助,每年最高HK$300,000,並毋須入息審查;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則可再申請助學金,每年最高HK$200,000,用以應付生活及其他學習開支。資助年期方面,學士課程涵蓋整個正常修業期,碩士課程最多兩年,而博士課程則以最短修業期為準。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申請資格
- 擁有香港居留權、入境權或持單程證入境
- 課程開始前,必須已連續在港居住滿三年(持學生或受養人簽證者不合資格)
- 申請學士課程者:必須在香港接受正規中學教育(包括DSE或IB等課程)
- 申請碩士或博士課程者:學士學位可在本地或海外取得,只要符合身份與居住要求即可
- 得獎者必須在資助年期內,每年提交進度報告,證明學業表現良好
- 畢業後必須回港工作最少兩年,或相當於資助年期,以較長者為準
- 如已獲其他全額學費資助,仍可獲頒授獎學金名銜(但不再獲金錢資助)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海外研究生獎學金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海外研究生獎學金為紀念已故港督尤德而設,已有超過30年歷史,宗旨是資助傑出學生到海外修讀研究生課程。這項獎學金屬於本地傳統而具聲望的海外升學獎學金,適合計劃赴海外攻讀碩士或博士課程的學生。
獎學金金額
每名得獎者每年最高可獲HK$300,000資助,金額會因應實際學費、生活費,以及申請人是否同時獲得其他獎學金而調整。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海外研究生獎學金申請資格
- 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
- 在香港完成最少連續七年的全日制課程
- 已辦妥所選院校的申請手續並符合入學條件,並最終獲取錄
- 持有或預期取得由香港頒授的優異榮譽學位,或具同等學歷
- 精通中英文,並能熟練使用課程授課語言
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研究生課程獎學金
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研究生課程獎學金於1961年成立,旨在資助有志於本地或海外院校修讀研究生課程,或參加其他專業訓練計劃的人士。
獎學金款額
- 資助金額視乎個別情況而定,未必涵蓋所有開支
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研究生課程獎學金申請資格
- 需獲得具相當職位人士推薦,證明其學術與專業成就,以及領導才能
- 受資助者完成課程後,須在香港工作最少三年
- 申請人必須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連續居住最少五年
馬道立爵士伯明翰大學香港碩士獎學金
馬道立爵士伯明翰大學香港碩士獎學金專為報讀伯明翰大學的學生而設,專為香港學生而設,用以資助在伯明翰大學修讀一年全日制碩士授課課程的學費。
獎學金金額
- 每名得獎者可獲 £10,000(約HK$100,000),用於繳付伯明翰大學一年制全日制碩士課程學費
- 名額有限,屬競爭性獎學金
馬道立爵士伯明翰大學香港碩士獎學金申請資格
- 為香港本地居住學生(Hong Kong domiciled)
- 符合大學碩士課程入學條件,並已獲錄取通知
- 有足夠資金支付剩餘學費及在英國一年的生活費、簽證及旅費
- 已繳交 £3,000 入學按金(Admissions Deposit)
- 必須透過大學指定的本地代表申請,包括 Aston Education、IDP Education、LinkedU、SI-UK Hong Kong
志奮領(Chevening)留英獎學金
志奮領留英獎學金由英外交部與夥伴機構合辦,資助世界各地菁英負笈英國,攻讀一年制碩士學位。獎學金得主可獲得全額學費及其他補助。
獎學金金額
Chevening屬全額資助,涵蓋英國大學學費、每月生活津貼、往返英國的旅費、到達安置津貼、回程安置津貼、一次簽證申請費用以及參加Chevening英國活動的旅費補助。
志奮領(Chevening)留英獎學金申請資格
- 必須為Chevening合資格國家或地區的公民。
- 獎學金完成後,必須承諾 返回原居國至少兩年。
- 擁有 最少2,800小時的全職工作經驗(約等於兩年全職工作)。
- 持有能夠符合英國碩士課程入學要求的本科學位,並且必須在申請截止日期前至少兩年前畢業,以顯示對個人目標的承諾。
- 申請三個不同且合資格的英國碩士課程,並且在申請時間表所列的推薦及教育文件截止日期前,至少獲得其中一個課程的無條件取錄通知。
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獎學金 – 研究留學生
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獎學金旨在資助香港或澳門學生前往日本大學進修,並以研究留學生身份從事研究活動。這項獎學金提供全面支援,讓學生能專注學業與研究,無需擔憂經濟負擔。
獎學金金額
- 入學註冊費及學費全免
- 每月生活津貼
- 來回日本與香港的機票
申請資格
- 香港或澳門身分證及香港或澳門特區護照或簽證身份書持有人(其他國籍人士需向所屬國家/地區之日本使領館查詢)
- 須符合文部科學省規定的年齡與學歷要求
- 具備相關學科背景,符合研究留學生之學科範圍
蘇世民學者計劃
蘇世民學者計劃(Schwarzman Scholars Program)資助全球優秀學者前往北京清華大學修讀為期一年的全球事務碩士課程,旨在培養未來國際領袖,促進中外交流與合作。
獎學金金額
獎學金涵蓋全額學費,並提供校內食宿、國內遊學活動資助、往返機票、健康保險及個人生活津貼,確保學者能專注於學業與跨文化交流。
蘇世民學者計劃申請資格
- 具備本科學位
- 符合年齡要求(一般為18至28歲)
- 精通英語
(各獎學金金額及申請資格,請以有關機構提供的資料為準。)
申請海外獎學金的實用貼士
無論係規劃升學計劃,定係準備簽證,越早開始越有利。獎學金往往名額有限,部分甚至採取「先到先得」,所以拖延只會錯失機會。建議由確定升學意向起,就開始搜集獎學金資料並列清單,設定提醒避免錯過截止日期。
- 盡早行動、漁翁撒網:越早申請,就越有空間處理突發情況,例如補交文件或修改錯誤。同時,不要只限於一兩個獎學金,應該盡量多申請,增加中選機率。可以每星期鎖定一至兩個計劃,持續跟進。
- 核對申請資格:每個獎學金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學歷、居住年期、工作經驗,甚至語言成績。開始填表前,先確認自己完全符合,避免浪費時間。
- 善用資源:很多大學、基金會或政府網站,都設有公開的獎學金資料庫。善用搜尋平台,可以按國家、專業、學術成績、甚至背景(例如運動、藝術、性別、族裔)去篩選。別忘記,你心儀的大學本身往往都有專屬的獎學金,直接查詢校方,可能更快找到合適選項。
- 小心獎學金陷阱:真正的獎學金申請一般不會收取費用,也不會主動打電話通知「中獎」。若有人聲稱代辦申請,或要求付錢「保證成功」,多半屬於騙局。最安全做法,是親自填寫並直接遞交申請表。
- 製作標準化申請材料:大部分獎學金都需要提供 推薦信、個人陳述、成績單、履歷。建議預先準備好一份「基礎版本」,然後再因應不同要求作微調,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出國讀碩士要幾多錢?
出國修讀碩士是一項重大的投資,費用因國家、學校及生活水平而異。除了學費外,學生亦需考慮住宿、日常生活、交通及保險等開支。以下以常見留學地點(美國、英國、澳洲及香港以外亞洲地區)作參考,列出一年制或兩年制碩士課程的大概費用。
留學地區 | 學費 | 生活費 | 總開支 |
英國 | 約HK$102,000 – 346,000 /年 | 約HK$150,000–180,000 /年 | 約HK$250,000 – 530,000 |
美國 | 約 HK$156,000 – 234,000 /年 | 約 HK$62,400–117,000 /年 | 約HK$220,000 – 350,000 |
澳洲 | 約HK$125,400 – 401,100 | 約HK$133,500–216,600 | 約HK$260,000 – 620,000 |
歐洲(如德國等免費制國家) | HK$0 – 155,000 /年 | 約 HK$80,000–120,000 | 約HK$80,000 – 275,000 |
日本 / 新加坡 / 亞洲地區 | 約HK$62,000–80,000 | 約HK$70,000–117,000 | 約HK$130,000 – 200,000 |
小貼士:影響海外碩士留學支出的關鍵因素
- 學位課程長度與類型:英、美多為一年制碩士;澳洲、加拿大多採兩年制,開支倍增。
- 城市生活成本差異:倫敦、紐約、悉尼等大城市生活費遠高;內陸城市如曼徹斯特、波士頓等成本相對低。
- 學科與學校定位:工程、商學或醫科等實驗/專業課程學費高於文科。頂尖名校(如Oxbridge、常春藤等)的費用明顯偏高。
- 匯率波動與通脹:各地學費及生活開支每年調整;匯率變化亦直接影響港元換算結果。
- 交通與保險等額外支出:機票、健康保險、書本雜費、簽證費等都不容忽視。
海外升學理財備忘
海外升學對許多香港學生而言是一段珍貴的人生體驗,但同時亦是一場財務挑戰。從學費到生活開支,甚至日後的職涯規劃,都需要提早部署。
預算規劃要全面
出國讀碩士,一年開支動輒數十萬港元,除了學費和住宿,生活費、交通費、保險及簽證費用都要納入考量。建議同學在出發前,先列出一份完整的年度開支清單,並加上10%至15%的應急儲備,應付突發狀況。
保持被動收入來源
不少同學出國後,只依靠家人資助或儲蓄,其實未必足夠。若能在港保持穩定的被動收入,例如投資定期存款、收取股票股息,甚至經營低維護成本的網上小生意,都能減輕日常壓力。理財重點在於分散收入來源,即使身處海外,仍能確保現金流穩定。
控制消費與理財習慣
海外生活容易因環境影響而增加消費,例如旅行、社交活動或日用品價格較高。要保持財務健康,可考慮開立海外與香港雙重戶口,將日常開支與長期儲蓄分開,並每月設定支出上限。控制得宜的消費習慣,能確保你在學業與生活上都無後顧之憂。
💡一站式理財App 管理儲蓄與投資
Planto是由香港團隊研發的個人理財App,可連結銀行與理財戶口,幫你管理每月收支、訂立儲蓄目標,所有電子錢包、投資戶口、強積金、物業等資產狀況一目了然,仲識自動提你準時找信用卡卡數,避免罰款。
Planto用戶除了可享極簡理財之便利外,更可接收獨家理財產品優惠通知、理財教學內容。立即下載Planto,體驗智能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