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宮,上任後即接連出招,將關稅貿易戰升級,又重擊移民及縮減政府編制,引發金融市場動蕩。美國標普500、道瓊斯與納斯達克齊挫,市場恐慌不已。根據《彭博》統計,這是自1974年福特時代以來,美國總統上任百日內最差的市場表現。與此同時,香港股市亦難獨善其身,恒生指數在4月一度創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上任後政策急轉市場始料不及
原本市場憧憬特朗普會先落實減稅與放寬監管,帶動經濟增長,美國標普500指數更在他勝選後錄得自1896年以來最佳選後升幅,但現實發展遠超預期。
2025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並取消對價值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由5月2日起,這些小額包裹將被徵收30%的關稅或每件至少25美元的稅款,6月1日後最低稅額將提高至50美元。中方迅速反擊,也曾將對美關稅提升至145%,並批評美國玩數字遊戲,實質對經濟毫無意義。市場對關稅戰反應迅速,用作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VIX指數創2020年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白宮亦推行強硬內政措施,包括打擊非法移民和大幅削減聯邦部門編制。 雖然這些舉措與「美國優先」政策一致,但市場視之為對勞動力和消費信心的進一步打擊,令經濟前景更添不確定性。
投資者情緒急轉直下使資金轉向
美國消費與企業信心連月走弱。密歇根大學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2.2,創下2022年以來新低,市場似開始為潛在衰退做準備。企業方面,盈利前景亦明顯轉差,彭博統計有27%的標普500成份公司下調2025年盈利預測。
資金也開始「用腳投票」,美元指數在4月跌到100以下,避險貨幣如歐元、日圓明顯走強,國際金價一度突破每安士3500美元,創歷史新高,黃金重新成為資金避風港。
自特朗普於4月9日宣布延後部分關稅以來,美股三大指數反彈力度平平,仍然跑輸全球主要市場,反觀日經225指數和德國DAX指數在4月均「低開高收」,可見部分市場資金持續由美股撤出,開始轉向歐洲與日本市場。由此可見,金融市場最怕的不是壞消息,而是政策反覆帶來的不確定性。特朗普的新一輪強硬政策,令部分投資者選擇暫避風頭,甚至直接轉戰他方。
結果,美股在特朗普上任100日不升反跌,反而港股在2025年大起大跌,雖然整體仍錄得跑贏全球市場的升幅,但波動性仍使不少投資者感到危機四伏。
指數 | 2025年1月21日收市 | 2025年4月29日收市 | 變化 |
標普500指數 | 6,049.24 | 5,560.83 | -8.07% |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 44,025.81 | 40,527.62 | -7.95% |
恒生指數 | 20,066.19 | 22,008.11 | +9.685 |
深證成份指數 | 10,305.69 | 9,849.80 | -4.42% |
上證綜指 | 3242.62 | 3286.65 | +1.36% |

香港市場同步受壓,恒指急跌13%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中美關係變化一向敏感,自然難獨善其身。4月初,美國大幅加徵關稅並點名中國之際,港股即成為重災區。在4月7日,恒生指數單日大跌13.2%,創下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跌幅。當日市場幾乎全面崩跌,與貿易密切相關的科技、太陽能、銀行與電商板塊等外向型企業首當其衝。龍頭股如騰訊、美團盤中一度急挫超過一成;滙控等跨境銀行亦遭大幅拋售。
到了4月中,美方暫緩部分關稅,加上內地推出穩經濟政策,市場情緒才略為緩和。再加上有北水救助,恒指其後出現反彈,港元匯率亦在4月中明顯轉強,逼近聯繫匯率下的7.75強方兌換保證,但市場整體表現仍充滿不確定性。
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了嗎?
經歷一輪劇烈調整後,市場對特朗普新政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部分分析認為,最初的下跌屬於情緒性反應,隨着政策訊息逐步明朗,市場或正處於適應期。
《Business Insider》引述多位華爾街策略師指出,目前市場悲觀氣氛與基本面不完全相符,過度恐慌反而可能醞釀反彈機會。BNY Mellon財富管理主管Alicia Levine便認為,「衰退」兩字雖已掛在眾人嘴邊,但許多最壞情況其實已反映於價格中,進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間有限,因為當前下跌更多是政策帶來的信心打擊,而非經濟基本面失守。
另外,VIX波動指數在4月中旬從高位下跌,觸發「熊市終結者」(bear killer)技術訊號,即VIX 指數飆升至50以上後迅速回落至30以下,歷史上1987 年、2009 年和 2020 年觸底時,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或預示著市場即將反彈。而至4月下旬傳出白宮計劃暫緩部分新增關稅後,標普500指數亦已從低位升起過10%。
不過,審慎聲音同樣不容忽視。美聯儲在4月23日最新發表的褐皮書中指出,消費放緩與政策反覆令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衰退風險仍在積聚。摩根大通亦直言,貿易政策若不收斂,將顯著提高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
由此可見,市場雖然開始尋找方向,但信心修復仍需時間。未來美股以至環球投資市道走勢,料取決於特朗普政府能否提供更一致與可預期的政策訊號。香港投資者應需要為未來可能反覆的市場波動,做好心理建設,在資產配置亦要提升防守力。
21世紀美國總統上任100日股市表較
從歷史數據看,特朗普在2025年重返白宮後首100日的美股表現明顯跑輸。與過去六位總統相比,三大指數在他任內的開局跌幅為21世紀以來最差,標普500與道瓊斯均回落約8%,納指更重挫逾11%。反觀拜登與特朗普本人首任期內,市場均有正升幅。
美國總統任期 | 上任年份 | 道瓊斯指數變化 | 標普500指數變化 | 納斯達克指數變化 |
特朗普 | 2025 | -8.07% | -7.95% | -11.61% |
拜登 | 2021 | +9.86% | +10.23% | +7.13% |
特朗普 | 2017 | +6.30% | +5.47% | +8.76% |
奧巴馬 | 2013 | +7.79% | +6.48% | +4.95% |
奧巴馬 | 2009 | -2.47% | +1.90% | -9.78% |
喬治布殊 | 2005 | -3.69% | -2.78% | -7.05% |
喬治布殊 | 2001 | +0.99% | -8.05% | -2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