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5月,香港氣溫漸熱,在街道上多走幾步也容易滿頭大汗,何況是長期在戶外工作的人員?
僱主及僱員如何在酷熱天氣工作上達成共識?勞工處推出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訂明了準則及應採取的措施,要求僱主保護僱員免在工作時中暑。
認識《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
為減低僱員在工作時的熱壓力及中暑風險,勞工處在2023年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助僱主對僱員工作環境作出合適的熱壓力風險評估,及針對不同風險因素作出有效預防中暑措施,《指引》內容主要包括︰
- 熱壓力風險評估時應考慮的各項風險因素
- 預防中暑及控制措施
- 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時的工作/休息安排
- 熱疾病辨識及處理
工作時有中暑風險的,除了大家都知道在戶外露天地點進行的工作的人員,《指引》的適用範圍還包括在沒有安裝空調系統的室內地點及在熱源或發熱設備附近的工作。
甚麼是熱壓力?
「熱壓力」是一個綜合指數,跟據身體所產生的代謝熱、氣溫、濕度、空氣流動及輻射熱等環境因素,以及衣服種類所計算,一旦指數超過32度,人體便會開始感到壓力,這就是熱壓力。如果指數超過攝氏32度,每上升一度,死亡率會上升2倍以及加大中暑的機會,勞工處有「熱壓力評估核對表」讓僱主作出風險評估,以確保僱員可獲得應有保障。
就暑熱變化,僱主應如何為僱員安排工作與休息時間?
根據《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為了讓僱主更易評估僱員在酷熱天氣下工作的熱壓力水平,勞工處按天文台發出的「香港暑熱指數」制定了3個級別的「工作暑熱警告」︰
當勞工處發出工作暑熱警告時,僱主須在警告生效期間參照《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提供的準則和建議,作出適當的措施,《指引》的建議做法是︰
僱主一定要遵守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嗎?
《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雖由勞工處訂立,但指引並沒有法律地位,只是為僱員及僱主提供準則和建議,僱主不遵守也沒有刑責,不過勞工處表示會定期巡查,並在有需要時發警告及改善通知書,個別情况下亦會檢控。
若發生中暑相關的工傷意外,指引可作為執法單位的重要依據,若有足夠證據,可根據《職安健條例》的一般條款檢控僱主。
防暑措施,例如安排小休、工作調動、降溫物品等布。